
与相比,《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考试概要》在考试范围、命题指导思想等方面进行了微调;把原“理科综合”的能力需要重新细分为各学科的能力需要,化学科重视考查察看能力、实验能力、思维能力、自学能力,提法与《高中化学教学大纲》的能力需要基本相同,但愈加具体;
删去了题型示例最后部分的理、化、生学科间的综合考试试题,不再提供样卷;同时在题型示例中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,加大对基础理论、典型元素化合物常识、要紧有机化合物常识的考查。下面就化学部分的考试范围及题型示例的变化做相应的说明。
1、考试范围的变化
1.有5处减少了需要。其中把“理解或学会”降为“知道”的有2处:“知道容易见到金属的活动顺序”、“知道烷烃的命名原则”等。把“知道”降为“初步知道”的有1处:“初步知道容易见到化肥的基本性质”等。还有2种“计算”降为“简单计算”:学会溶解度和燃烧热的简单计算。
2.有3处从“知道”提高到“理解或学会”:“学会热化学方程式的意思”、“学会氯气的化学性质”、“以Fe、Fe(Ⅲ)的相互转化为例,理解变价金属元素的氧化还原性”等。
3.删除去4处内容。“知道有机物的主要来源”、“知道碳原子彼此连接的可能形式”、“知道钢铁的腐蚀与防护”(与“知道电化学腐蚀及一般防腐蚀的办法”条目重复)、“镁的物理性质”(可归属到“金属的物理性质”)。
4.结合新教程内容新增了5处内容。“知道新能源开发”、“知道强酸强碱中和滴定的原理”、“知道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置办法”、“知道元素周期表的应用”、“初步知道氟氯烃、含磷洗涤剂及二氧化硅粉尘对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影响”等。
5.把定义“同系列”更改为“同系物”,力图与中学教程维持一致。
2、题型示例的变化
题型示例是以常识为载体的能力考查的范例、深化对报考条件认识的样板。从题型示例的题目内容不仅能够获悉考试试题的常识含量,而且从题型示例的增减也可以推断以后考试的导向,更能领会能力考查在考试试题中的具体体现。
(1)主干常识仍为核心。题型示例中无论是20题选择题,还是20题非选择题,所选的内容主要体现中学化学主干常识:元素周期律、电离平衡、化学平衡、原电池原理、氧化还原反应配平、元素化合物常识、有机物的结构、中和滴定、物质的离别和提纯等。
(2)实验能力需要突出。化学科在题型示例中的题量从原来的53题降低到40题的首要条件下,实验题仍然维持7题,充分说明了对实验的看重。同时在实验题中,渗入对实验结果的定量剖析,加大了对实验的考查需要。
(3)计算功能渐渐转变。题型示例中所选的计算题,在看重学科特点和考查双基的基础上,更突出了能力的测试。计算的复杂性减少,方法性需要加强,加大了图、数、形结合的应用需要。
以上种种变化足以说明,高考考试力图引领考生运用化学视角,去察看、剖析生活、生产和社会中的各类有关化学问题,看重对考生学科素养的考查,突出基本理论、元素化合物、有机化学等常识,强调定量和定性相结合,着重考查考生思维的敏捷性、严密性、整体性与创造性等。
3、对高考考试的展望
在化学科最后的复习阶段应该着重抓好以下三点。1.突出双基,培养学科能力
能力测试不能离开入门知识,而长期稳定不变的内容,总是是非常重要的。对在每年高考考试中几乎都出现的一些要点,搞好专题复习,要坚决、果断、彻底地抛掉新教程里没的、《考试概要》不需要的内容。
2.看重实验,突破考试“瓶颈”实验是化学学科的一个特征,也是理综考试中的一个难题。虽然在去年的全国理科综合测试(浙江卷)中几乎没完整的化学实验题,但它不可以作为大家今年放松实验复习需要的借口。
复习实验,应该以教程中的典型实验为载体,着重在实验装置的设计和评价、实验现象的察看和剖析、实验结果的讲解和提炼上下功夫,把化学实验原理与实验设计、安全操作结合起来,从目的原理入手,从本质上学会化学实验的规律性。
3.探寻弱点,强化答卷规范
依据近几年阅卷教师反馈的信息,考生答卷失分是什么原因,主要表现有:审题不够仔细、书写不够规范、表达不够了解、计算不够准确。为此,要充分借助经典考试试题,知道审题、解题规范;通过适当的基础训练,落实化学用语的书写,正确描述实验现象及操作办法;
通过模拟试题,考后订正、反馈等方法,准时修正错误,培养程序解决题方案。在最后的复习阶段,力争在抓好解题规范的同时,积极探寻理综考试成绩的增长点。